一家日本企业为何在中国市场搞起"动物总动员"

你听说过这样一家公司吗?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澎湃号,名字自带"动物园"效果的企业,最近突然在行业里炸开了锅。这家原本主营饲料添加剂的日本企业,去年在中国搞了个大动作:把赛马培育、宠物克隆、AI养殖监控打包成"澎湃号"项目,还推出面向都市白领的"云养牛"服务。

他们的牛棚里装着智能项圈,手机APP能实时查看每头牛的体温和心情指数。更绝的是,只要花998元包年,就能给奶牛起名、定制饲料配方,年底还能收到"自家牛"产的限量版奶酪礼盒。这种玩法直接把畜牧行业整不会了——原来养牛也能玩出盲盒经济的感觉。

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澎湃号:当传统畜牧遇上现代商业的破圈实验  第1张

从北海道牧场到上海CBD的奇幻漂流

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的社长山田次郎有句口头禅:"要让畜产品自己会说话"。这话在他们新开的上海体验店里得到验证:进门先领任务卡,跟着AR导航找藏在货架间的"动物彩蛋",集齐五个能兑换限定版和牛烤肉套餐。原本平平无奇的冷冻柜台,硬是被做成了亲子互动的打卡圣地。

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的跨界操作。去年双十一,澎湃号联合某国潮服装品牌推出"牛油果绿"系列卫衣,布料里真的掺入了牛油果提炼的天然染料。虽然价格比普通款贵三成,但上线10分钟就被抢光。这种"万物皆可畜牧+"的脑洞,正在改写传统农牧业的营销规则。

当畜牧科技遇上二次元经济

走进他们的东京研发中心,画风更像科技公司而非养殖企业。穿着痛T的工程师们正在调试第三代"电子牧羊犬",这个长得像扫地机器人的家伙能通过叫声频率驱赶狼群。项目负责人说灵感来自《数码宝贝》里的加鲁鲁兽,还真的给设备设计了三种可更换的"皮肤"。

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最火的周边产品是"畜牧娘"手办——把不同品种的牛马拟人化成萌妹子,每款附带专属二维码,扫码能看到真实动物的成长日记。这些售价588日元的小玩意,去年带动公司会员注册量暴涨240%,很多Z世代消费者为了集齐全套手办,开始定期购买生鲜配送服务。

争议声中狂奔的新形态农企

当然也有人觉得这家公司"不务正业"。某行业协会专家公开吐槽:"又是虚拟养牛又是动物NFT,根本就是打着高科技旗号搞噱头。"但市场数据啪啪打脸:澎湃号项目启动后,公司整体利润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,28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7%猛增到35%。

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"反向输出"现象。原本从日本引进的智能养殖系统,经过中国团队改良后,现在又被北海道牧场高价回购。这种"进口-改造-返销"的链条,在传统农牧领域堪称破天荒。

写在最后:看不懂的或许才是未来

当我们在讨论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澎湃号时,本质上是在见证产业界限的消失。从牧场到直播间,从饲料配方师到IP运营官,这家企业的每个动作都在重塑人们对"畜牧公司"的认知。或许正如山田社长在股东大会上说的:"要是所有人都看得懂,还要创新做什么?"

下次看到白领们在咖啡馆晒"云养牛"成就时,别急着嘲笑。这群喝着拿铁玩畜牧APP的年轻人,说不定正在参与改写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