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包里翻出的褪色日记本

整理旧物时翻到初中校服,口袋里掉出半块干瘪的橘子味橡皮。这个发现像把钥匙,突然拧开了记忆的阀门。那些关于我的青春期的片段,从来不需要刻意回忆——体育课后结着盐霜的校服领口,课桌上用圆珠笔刻下的歌词,还有永远对不上号的教室储物柜密码,全都在此刻卷土重来。

身体总比思想先叛逆

你还记得第一次对着浴室镜子不知所措的时刻吗?身高像春天的竹子般节节拔高,手脚突然变得笨拙。新买的球鞋两个月就顶破了头,体育课上总有人对着突然出声的牛仔裤拉链憋红脸。最要命的是喉咙里住进了知了,老师点名时发出的怪声总能引发全班哄堂大笑。

那些年我们像被困在不定形的陶土里,每天早晨醒来都能发现身体某个部位在偷偷改变形状。衣柜里总少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,洗发水消耗速度突然翻倍。但这些窘迫如今想来都镀着层毛茸茸的金边,毕竟这是我的青春期赠予的专属记号。

人际关系的量子纠缠

曾经能共享一根冰棍的朋友,可能因为换了座位就形同陌路。午休时围坐分食辣条的姐妹团,转眼间为偶像海报撕破脸皮。那些当时觉得天塌地陷的绝交事件,现在想起却像在看慢放的喜剧电影。

最有趣的莫过于"喜欢"这件事本身。有人把心意叠成纸飞机投向错误的方向,有人把某个背影画满了课本边角。当时觉得要死要活的暗恋,后来都成了同学会上举杯时的佐餐笑料。我的青春期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,或许就是如何在笨拙中学会体面。

与全世界为敌的1001个理由

总有个阶段看谁都像反派。班主任在作业本上画的问号是故意找茬,父母多问一句"去哪玩"就是侵犯人权。校门口煎饼摊大爷少给根香菜,能引发对整个成人世界的信任危机。

现在终于理解教导主任为什么总皱着眉头——要管住四十多个行走的炸药包确实不容易。那些年我们像全身长满逆鳞的幼龙,把每句规劝都当成冒犯。直到自己也开始为晚辈的叛逆头疼时,才惊觉当年被我们气笑的师长,眼神里藏着多少克制的温柔。

疼痛才是成长标配

被刻意遗忘的体检室消毒水味,走廊里此起彼伏的拔火罐印记,还有永远准时造访的每月腹痛。这些带着药水味的记忆碎片,偏偏组成了我的青春期最真实的底片。

还记得第一次用冷水冲洗鼻血的慌乱吗?沾了血渍的白衬衫像是某种成人礼勋章。医务室总备着成箱的葡萄糖酸锌,午休时能看到有人躲在楼梯间往脚踝上喷云南白药。我们就这样带着细小伤疤,完成了从易碎品到防弹玻璃的进化。

藏在抽屉里的月光

晚自习突然停电的瞬间,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里藏着多少窃喜。借着手电筒的光偷看漫画书,把MP3耳机线从校服袖口穿出来听周杰伦。值日生名单后藏着给隔壁班男生的匿名信,草稿本上写满矫情到脸热的诗句。

这些隐秘的快乐像装在玻璃罐里的萤火虫,在无数个写作业到凌晨的夜晚幽幽发亮。如今想起那个在月考卷背面默写歌词的自己,既觉得傻气又忍不住眼眶发热。毕竟只有我的青春期,能容得下这份不管不顾的浪漫。

我的青春期:那些藏在记忆褶皱里的光与影  第1张

未完成的告别仪式

毕业典礼那天,教导主任破天荒没抓染发的学生。课代表抱着三年攒下的练习册去废品站,有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独自弹完了《致爱丽丝》。我们像往常一样互相骂着"明天见",却没人提起某些再见可能永远无法兑现。

那些没送出去的明信片,没解开的数学题,还有没勇气说出口的抱歉,都随着教室后墙倒计时的归零成为琥珀。但正是这些悬而未决的遗憾,让我的青春期在记忆里永远鲜活着,如同按下暂停键的老电影,随时等待着重映。

现在路过中学门口,依然会下意识寻找当年偷偷买烤肠的围墙缺口。穿校服的孩子成群结队涌过斑马线,他们脖子上挂着的电子学生证,在夕阳下折射出和我们当年一样明亮的光。